命運與理想
看不穿是妳失落的魂魄
猜不透是妳瞳孔的顏色
一陣風 一場夢 愛如生命般莫測
妳的心到底被甚麼蠱惑
妳的輪廓在黑夜之中掩沒
看桃花開出怎樣的結果
看著妳抱著我目光比夜色寂寞
就讓妳在別人懷裡快樂
愛著妳像心跳難觸摸
畫著妳畫不出妳的骨骼
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我的心只願為妳而割捨。~畫心~
【聊齋與如來】
聊齋與如來。當我們喜愛一個對象時,究竟是甚麼吸引著我們?若是美,那麼我想這樣的美,應該彰顯的是人的欲望投向真理自身的顯現。六年級時,教室有一小小圖書館,書是開學時大家捐的。一早到學校,總是挑本書看,當學期結束時,有些書已不曉得看過多少次。記憶中,那時喜歡的是聊齋或民間故事之類的短篇。同時,在班上流傳著我們最愛的如來神掌,很久以後才知,故事原是倚天屠龍記改編的。
聊齋,訴說的是跨界之間的愛。回想起來,故事之所以吸引自己,顯然是那帶著悲劇的故事性格。悲劇詮釋的是人能否掙脫命運的課題。希臘悲劇表現出人企圖擺脫命運,用盡方法卻依然無法逃脫的宿命,最終導致全盤毀滅的結果。但聊齋的悲劇,所顯現的結果,卻往往是它類的主角,在選擇犧牲自我的決定中,開展出成全實在的真愛。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訴說著原始反終的永恆?從佛光乍現到佛光普照的絕對威力,才知在招式的比劃之外,更隱含天地之化日新、天地之德不易的神理。「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當聊齋遇上如來,在生命聚散之中,顯現是覺悟方能有情,或有情促成覺悟,還是覺悟、有情,究竟始終一貫的造化
【跨界與平等】
相愛,喚起了跨界的渴望,不同類之間理所當然的爭伐,原不應矛盾的對立掠奪,在相愛之中,開始渴望被化解融合。聊齋隱含萬物彼此相愛的可能與能力,萬物透過不斷的自我超越,皆能得道修成正果的理念,或許可作為萬物平等、萬物同源的初始概念。故事企圖詮釋的是,人不僅將愛限制在同類之上,甚至可推及到他類的存在。就愛的本質,本應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但就生命作為具體的形式,卻有著現實存在的限制,而呈現出命運的意涵。它類為愛,願意放棄自身的修行,選擇回歸原始低等的狀態,成就人類的現實存在。就此創作的心靈而言,我想賦予了,萬物存在差異的根源性詮釋。那白狐的畫面如此感人,最後的畫面彷彿訴說著,在那孤獨的無語之中,奉獻出真愛
聊齋的故事結果,給出了當人面對命運的困境,如何能夠超越命運的答案─犧牲自我。惟有真愛的力量,能讓主體做出犧牲自我的決定,惟有透過自我犧牲的意願,在無形中,方能扭轉整體一同瀕臨滅亡的命運。犧牲顯現出自我的欲求、自我的保存與外在事件應然演變,兩者相遇所引發的兩難情境。犧牲自我意味順從於合理的規律,而犧牲的最高形式,正是透過捨棄個體的生命而顯現。顯然犧牲不是盲目的判斷,或服膺於非正理。相反的,當犧牲的決定產生時,是置身於艱困的兩難處境,必定是透過理性的判斷與實踐,在捨棄自身欲求的利益,認知與行為一致狀況下,置身於澄明清澈的真理之中。
【悲劇與幸福】
所有悲劇的故事情節,都是透過人所想像詮釋,劇情呈現一致的皆是企圖表達出,貫穿其中的情境演變單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掙脫與之抗衡的必然形式。那麼超越又如何可能呢?個人以為在真實的演變,現實世界中彼此交織的事件,其中複雜的演變邏輯,遠遠不是作為有限的個體所能想像與掌控。因此悲劇的結局傳達是對於,生命個體對於自身有限性的顯現與覺悟。那麼為何觀看悲劇,能產生淨化心靈的作用?
悲劇是一模仿莊嚴的行動,所以「行動」即代表「情節」的運動。同時模仿具有「表現」與「再現」的兩層意涵,所以悲劇就可詮釋為「表現」或「再現」靈魂的運動。亞里斯多德認為:「一切悲劇必然包含六個部分,它的質量也取決於這六個部分:情節、性格、語言、思想、場景和旋律。」在悲劇的六個成分裡,最重要的是情節,也就是劇情的安排,悲劇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動,是生活的幸福與不幸,而幸與不幸則取決於人的行動。悲劇的目的不在創新人的品德,而在創新行動,幸福與不幸,由人的行動決定。亞里斯多德認為情節是悲劇的靈魂,在其物理學中論靈魂對整個生物是先在的,每一個個體也是。故情節既為悲劇的靈魂也就意味情節對悲劇而言是先在的。悲劇是一種模仿莊嚴的行動,所以「行動」即代表「情節」的運動。靈魂在自己的運動中把潛在的東西實現出來,就悲劇而言也就是在情節的行動之中把潛在的東西實現出來。同時作為靈魂的「情節」在行動之中必定會產生與之相應的「質料」,質料就是「性格」和「才智」,所以悲劇情節與劇中人物「性格」的關係,就是「靈魂」與「軀體」的關係。
【痴心與絕對】
在故事中,美麗的主角,因其修練的必要,開始習以傷害一般人作為手段。如此就其該類自身的利益而言,傷害它類似乎無關正義與否的問題。我想或許這其中亦隱含另一層批判的含義,人為了自身的需要,難道不是以傷害其他物種為手段。作者反過來以其他物種,擁有傷害人類的能力與可能性,在聊齋的脈絡中,一般人通常是無能的,往往只能任憑宰割。但當美麗擁有魔力的女主角,往往遇上良善卻又固執的男主角,似乎使得兩類應原本彼此傷害,作為現實合理存在的差異關係,開始受到跨界的挑戰。為何聊齋故事中女主角能輕易取得人心?顯然憑藉其美麗的外表,魔力意味,透過外在的形象或言語,使對方產生昏眩混淆的媚惑。因此取心的象徵,也就是人被某種的外在的形式所蒙蔽產生混淆,失去原本清明的自在本心。相反的,若是人不自甘受其蠱惑,那麼,她亦是無法取得此人之心。
故事的開始,往往女主角愛上的是男主角的良善,而男主角愛上的是女主角的能力與美,良善與美作為愛情的相遇隱喻,顯現為真愛應是兩者的結合,也就是透過良善的真理而開展的美。但男主角終究發現了女主角,透過偷取人心維持自身的美麗與外貌,如此偷取人心的作用,是作為提供自身資源的隱喻象徵。隨著故事的發展,女主角愛上了男主角,一個否定自身行為的對立面。她發現他不同於其他男人的行為反應,其良善的認知中,這樣的行為是不能被允許的。如此,男女主角因其對方的出現,當愛出現彼此的矛盾也同時產生,如此亦顯現出惡的行為的產生此一命題,建立在行惡者意識到了善的法則,然而她自身的行為卻違反此一法則,如此惡的性質,可被預設在任何人身上,甚至在最好的人身上並且是主觀必然的。
因此當行惡者發現有一善之法則時,其意志行為或有兩種反應,一是修正自身符合善的法則,其次為極端對反,則是企圖消滅對方使其不存在,其三則是引誘、威脅、迷惑、混淆使其無法明智,因而改變自身的行為。但若依此推論,則當善與惡相遇時必然會引致雙方的毀滅,因此當愛出現在兩者之中,愛彷彿成為一種引導,在現實中引導著雙方彼此,看見自身堅持的偏執、看見自身無窮的欲望、看見自身醜陋的自私。透過對愛的堅持,經歷痛苦漫長的過程,矛盾慢慢將被消融,生命中的愛訴說著,「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我的心只願為妳而割捨。」因此個體意志由愛而來的犧牲與成全,必然源自於主體意識到那無上命令,也就是愛的自身根源,而愛的自身必然是純粹理性明智。
康德:「在最高善中,德行與幸福被認為是必然的相結合的。因此,這一個設無其他一個附隨之,它便不能為純粹實踐理性所認定。」現在,這個結合或是分析的,或是綜合的。它不能是分析的,這是已經表明了的;因此,它必須是綜合的,更特殊的言之,它必須被思議為是原因與結果之聯繫,因為它有關於一實踐的善,即那『因著行動而可能』的一個善;因此,結果,或者幸福的欲望必須是德行的格言之動力,或者德行的格言必須是幸福的有效因。」
牟宗三:「如果最高善不是因著實踐規律而為可能的,則『命令著我們去促進最高善』的那道德法則必亦被引至徒然無益的空想的目的,因而結果亦必須是假的。因此,如果最高善是依照實踐規律而為不可能的,則命令著「最高善必須被促進」的那道德法則必須是幻想的,是被引至於空洞想像的目的上去,因而結果亦必須是固自的假的。因此道德性作為一原因對於幸福(作為感觸世界中的結果看的幸福)必定有一種聯繫。而這種聯繫應是間接的(天命),即通過一睿智的「自然之創造者」而為間接的,而且抑又有進者,這聯繫不但是間接的,而且亦是必然的。」
2005/02/05
看不穿是妳失落的魂魄
猜不透是妳瞳孔的顏色
一陣風 一場夢 愛如生命般莫測
妳的心到底被甚麼蠱惑
妳的輪廓在黑夜之中掩沒
看桃花開出怎樣的結果
看著妳抱著我目光比夜色寂寞
就讓妳在別人懷裡快樂
愛著妳像心跳難觸摸
畫著妳畫不出妳的骨骼
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我的心只願為妳而割捨。~畫心~
【聊齋與如來】
聊齋與如來。當我們喜愛一個對象時,究竟是甚麼吸引著我們?若是美,那麼我想這樣的美,應該彰顯的是人的欲望投向真理自身的顯現。六年級時,教室有一小小圖書館,書是開學時大家捐的。一早到學校,總是挑本書看,當學期結束時,有些書已不曉得看過多少次。記憶中,那時喜歡的是聊齋或民間故事之類的短篇。同時,在班上流傳著我們最愛的如來神掌,很久以後才知,故事原是倚天屠龍記改編的。
聊齋,訴說的是跨界之間的愛。回想起來,故事之所以吸引自己,顯然是那帶著悲劇的故事性格。悲劇詮釋的是人能否掙脫命運的課題。希臘悲劇表現出人企圖擺脫命運,用盡方法卻依然無法逃脫的宿命,最終導致全盤毀滅的結果。但聊齋的悲劇,所顯現的結果,卻往往是它類的主角,在選擇犧牲自我的決定中,開展出成全實在的真愛。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訴說著原始反終的永恆?從佛光乍現到佛光普照的絕對威力,才知在招式的比劃之外,更隱含天地之化日新、天地之德不易的神理。「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當聊齋遇上如來,在生命聚散之中,顯現是覺悟方能有情,或有情促成覺悟,還是覺悟、有情,究竟始終一貫的造化
【跨界與平等】
相愛,喚起了跨界的渴望,不同類之間理所當然的爭伐,原不應矛盾的對立掠奪,在相愛之中,開始渴望被化解融合。聊齋隱含萬物彼此相愛的可能與能力,萬物透過不斷的自我超越,皆能得道修成正果的理念,或許可作為萬物平等、萬物同源的初始概念。故事企圖詮釋的是,人不僅將愛限制在同類之上,甚至可推及到他類的存在。就愛的本質,本應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但就生命作為具體的形式,卻有著現實存在的限制,而呈現出命運的意涵。它類為愛,願意放棄自身的修行,選擇回歸原始低等的狀態,成就人類的現實存在。就此創作的心靈而言,我想賦予了,萬物存在差異的根源性詮釋。那白狐的畫面如此感人,最後的畫面彷彿訴說著,在那孤獨的無語之中,奉獻出真愛
聊齋的故事結果,給出了當人面對命運的困境,如何能夠超越命運的答案─犧牲自我。惟有真愛的力量,能讓主體做出犧牲自我的決定,惟有透過自我犧牲的意願,在無形中,方能扭轉整體一同瀕臨滅亡的命運。犧牲顯現出自我的欲求、自我的保存與外在事件應然演變,兩者相遇所引發的兩難情境。犧牲自我意味順從於合理的規律,而犧牲的最高形式,正是透過捨棄個體的生命而顯現。顯然犧牲不是盲目的判斷,或服膺於非正理。相反的,當犧牲的決定產生時,是置身於艱困的兩難處境,必定是透過理性的判斷與實踐,在捨棄自身欲求的利益,認知與行為一致狀況下,置身於澄明清澈的真理之中。
【悲劇與幸福】
所有悲劇的故事情節,都是透過人所想像詮釋,劇情呈現一致的皆是企圖表達出,貫穿其中的情境演變單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掙脫與之抗衡的必然形式。那麼超越又如何可能呢?個人以為在真實的演變,現實世界中彼此交織的事件,其中複雜的演變邏輯,遠遠不是作為有限的個體所能想像與掌控。因此悲劇的結局傳達是對於,生命個體對於自身有限性的顯現與覺悟。那麼為何觀看悲劇,能產生淨化心靈的作用?
悲劇是一模仿莊嚴的行動,所以「行動」即代表「情節」的運動。同時模仿具有「表現」與「再現」的兩層意涵,所以悲劇就可詮釋為「表現」或「再現」靈魂的運動。亞里斯多德認為:「一切悲劇必然包含六個部分,它的質量也取決於這六個部分:情節、性格、語言、思想、場景和旋律。」在悲劇的六個成分裡,最重要的是情節,也就是劇情的安排,悲劇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動,是生活的幸福與不幸,而幸與不幸則取決於人的行動。悲劇的目的不在創新人的品德,而在創新行動,幸福與不幸,由人的行動決定。亞里斯多德認為情節是悲劇的靈魂,在其物理學中論靈魂對整個生物是先在的,每一個個體也是。故情節既為悲劇的靈魂也就意味情節對悲劇而言是先在的。悲劇是一種模仿莊嚴的行動,所以「行動」即代表「情節」的運動。靈魂在自己的運動中把潛在的東西實現出來,就悲劇而言也就是在情節的行動之中把潛在的東西實現出來。同時作為靈魂的「情節」在行動之中必定會產生與之相應的「質料」,質料就是「性格」和「才智」,所以悲劇情節與劇中人物「性格」的關係,就是「靈魂」與「軀體」的關係。
【痴心與絕對】
在故事中,美麗的主角,因其修練的必要,開始習以傷害一般人作為手段。如此就其該類自身的利益而言,傷害它類似乎無關正義與否的問題。我想或許這其中亦隱含另一層批判的含義,人為了自身的需要,難道不是以傷害其他物種為手段。作者反過來以其他物種,擁有傷害人類的能力與可能性,在聊齋的脈絡中,一般人通常是無能的,往往只能任憑宰割。但當美麗擁有魔力的女主角,往往遇上良善卻又固執的男主角,似乎使得兩類應原本彼此傷害,作為現實合理存在的差異關係,開始受到跨界的挑戰。為何聊齋故事中女主角能輕易取得人心?顯然憑藉其美麗的外表,魔力意味,透過外在的形象或言語,使對方產生昏眩混淆的媚惑。因此取心的象徵,也就是人被某種的外在的形式所蒙蔽產生混淆,失去原本清明的自在本心。相反的,若是人不自甘受其蠱惑,那麼,她亦是無法取得此人之心。
故事的開始,往往女主角愛上的是男主角的良善,而男主角愛上的是女主角的能力與美,良善與美作為愛情的相遇隱喻,顯現為真愛應是兩者的結合,也就是透過良善的真理而開展的美。但男主角終究發現了女主角,透過偷取人心維持自身的美麗與外貌,如此偷取人心的作用,是作為提供自身資源的隱喻象徵。隨著故事的發展,女主角愛上了男主角,一個否定自身行為的對立面。她發現他不同於其他男人的行為反應,其良善的認知中,這樣的行為是不能被允許的。如此,男女主角因其對方的出現,當愛出現彼此的矛盾也同時產生,如此亦顯現出惡的行為的產生此一命題,建立在行惡者意識到了善的法則,然而她自身的行為卻違反此一法則,如此惡的性質,可被預設在任何人身上,甚至在最好的人身上並且是主觀必然的。
因此當行惡者發現有一善之法則時,其意志行為或有兩種反應,一是修正自身符合善的法則,其次為極端對反,則是企圖消滅對方使其不存在,其三則是引誘、威脅、迷惑、混淆使其無法明智,因而改變自身的行為。但若依此推論,則當善與惡相遇時必然會引致雙方的毀滅,因此當愛出現在兩者之中,愛彷彿成為一種引導,在現實中引導著雙方彼此,看見自身堅持的偏執、看見自身無窮的欲望、看見自身醜陋的自私。透過對愛的堅持,經歷痛苦漫長的過程,矛盾慢慢將被消融,生命中的愛訴說著,「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妳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記著妳的臉色是我等妳的執著,我的心只願為妳而割捨。」因此個體意志由愛而來的犧牲與成全,必然源自於主體意識到那無上命令,也就是愛的自身根源,而愛的自身必然是純粹理性明智。
康德:「在最高善中,德行與幸福被認為是必然的相結合的。因此,這一個設無其他一個附隨之,它便不能為純粹實踐理性所認定。」現在,這個結合或是分析的,或是綜合的。它不能是分析的,這是已經表明了的;因此,它必須是綜合的,更特殊的言之,它必須被思議為是原因與結果之聯繫,因為它有關於一實踐的善,即那『因著行動而可能』的一個善;因此,結果,或者幸福的欲望必須是德行的格言之動力,或者德行的格言必須是幸福的有效因。」
牟宗三:「如果最高善不是因著實踐規律而為可能的,則『命令著我們去促進最高善』的那道德法則必亦被引至徒然無益的空想的目的,因而結果亦必須是假的。因此,如果最高善是依照實踐規律而為不可能的,則命令著「最高善必須被促進」的那道德法則必須是幻想的,是被引至於空洞想像的目的上去,因而結果亦必須是固自的假的。因此道德性作為一原因對於幸福(作為感觸世界中的結果看的幸福)必定有一種聯繫。而這種聯繫應是間接的(天命),即通過一睿智的「自然之創造者」而為間接的,而且抑又有進者,這聯繫不但是間接的,而且亦是必然的。」
2005/02/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