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為愛而生

就等妳的,一個眼神,就能為妳長征,就等妳的一個眼神,就能為妳長征。
為妳佔領,所有邊城,和天上的星辰為妳佔領所有邊城和天上的星辰。
如果妳一個笑,如果妳一個吻,如果妳一個笑,如果妳一個吻。
更多傷痕,更多犧牲,更多傷痕更多犧牲
就讓愛更動人 就讓愛更永恆就讓愛更動人就讓愛更永恆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我來到 這個世界 這個人生 為妳而生存我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人生為妳而生存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就讓我 越愛越瘋 越陷越深 越執著的靈魂就讓我越愛越瘋越陷越深越執著的靈魂
曾經燦爛 曾經沸騰 就不會有悔恨曾經燦爛曾經沸騰就不會有悔恨
即使化成 無名煙塵 在故事的尾聲即使化成無名煙塵在故事的尾聲
愛是一種天分 還是一種天真愛是一種天分還是一種天真
我不多想 我不多問我不多想我不多問
讓愛忘了分寸 讓我奮不顧身讓愛忘了分寸讓我奮不顧身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我來到 這個世界 這個人生 為妳而生存我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人生為妳而生存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就讓我 越愛越瘋 越陷越深 越執著的靈魂就讓我越愛越瘋越陷越深越執著的靈魂
曾經燦爛 曾經沸騰 就不會有悔恨曾經燦爛曾經沸騰就不會有悔恨
即使化成 無名煙塵 在故事的尾聲即使化成無名煙塵在故事的尾聲
愛是一種天分 還是一種天真愛是一種天分還是一種天真
我不多想 我不多問我不多想我不多問
讓愛忘了分寸 讓我奮不顧身讓愛忘了分寸讓我奮不顧身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我來到 這個世界 這個人生 為妳而生存我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人生為妳而生存
只因 我為愛而生 只因為 我為愛而生只因我為愛而生只因為我為愛而生
就讓我 越愛越瘋 越陷越深 越執著的靈魂就讓我越愛越瘋越陷越深越執著的靈魂

為愛而生歌詞詞曲:阿信


天使

妳就是我的天使,保護著我的天使,從此我再沒有憂傷,妳就是我的天使,給我快樂的天使,甚至我學會了飛翔。飛過人間的無常,才懂愛才是寶藏,不管世界變得怎麼樣,只要有妳就會是天堂,像孩子依賴著肩膀,像眼淚依賴著臉龐,妳就像,天使一樣,給我依賴,給我力量,像詩人依賴著月亮,像海豚依賴海洋,妳是天使,妳是天使,妳是我最初和最後的天堂。




天人本合,來自天命之謂性的根源。船山:「天命,太和絪縕之氣,屈伸而成萬化,氣至而神至,神至而理存者也。」人的存在必定根源於天的實有,所運化產生的生生之理,行神氣存理之用。船山:「言人性者,天之神篤於生而為性,其化則動植之物,故曰『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合一的意涵正是法天,回歸太極。船山:「所謂太極也,張子謂之『太和』也。中也,和也,誠也,則就人之德言之,其實一也。」合一,意味天人彼此同一,故合一則能為和。船山言:「『和』者,邇相得也。」相異之物,相類聚故能合,陰陽相感:「陰陽自相類聚者為合,陰與陽應,陽與陰感為相得。」氣雖本為一,但蘊含陰陽二端:「一氣之中,二端既肇,摩之盪之而變化無窮。」陰陽二端開啟宇宙的變化與運動,出現兩相循與兩相交,進而產生世界萬物的無窮變化。因此合也就是和的狀態為「醇」:「『醇』者,變化其形質而使靈善,猶酒醴之釀而醇美也。」


化醇的作用,能使人的形質產生靈善的變化。正是透過化其氣而使神,氣與形彼此之間起著互相轉變的作用。故形氣形本一,形氣彼此相生:「神在氣之中,天地陰陽之實與男女之精,互相為體而不離,氣生形,形還生氣,初無二也。」,「陰陽之絪縕,時有聚散,故其象不一,而數之可數者以殊焉。一陰陽之本體而言之,一、二而已矣。專而直者,可命為一;翕而闢者,可命為二。」人的生命實踐都是秉持陰陽必動之幾,或是剛柔所引起的得失,都是本於乾坤健順的德行,所以求天人合一則能:「知其本則知其化,而險阻皆通,周易之道所以合天而盡人也。」


生命的根源為天,天為賦予萬物生命的原因。當人成為具有生命的形體時,即包含了天賦予人之性理。因此「性」作為生生理本是結合在形體之中:「且夫天之生人,道以成形;而人之有生,形以藏性。」天作為創生的根源,以陰陽氣化之理生人:「天以其陰陽五行之氣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為性」。故性即理,性即為天命於人之生生之德。船山:「嘗觀之天矣,生生者其資始之至仁大義也。」因此生命的產生,實質上包含了天、道、人三種概念的統合,「天—創生」、「道—成形」、「人─受性成形」。因此天與人性同體:「天與性一也,天無體,即其資始而成人之性者為體。」


故人透過盡性知天而能與天合一:「君子中庸之道本之於性,而性即天。」人往往將才視為性,命來自於天在人為性,而成之在人則為才,性靜而無為,而才則是動而有為。性不容易被人得知,人在活動中外顯的是才,性隱而才顯。養性就是盡一己的才能,以仁義中正之道,盡量的去擴充發展本性,而本性的作用,則是生生之德:「故惟能養其性,天理日凝,而漸有以大其功能。」人必須透過養性才能成性,能以性為體而成用。成性則是定性,持守善端而持之以恆:「善端見而繼之不息,則始終一於善而性定矣。」因此成性,就意味下學上達天人合一之功:「天位崇而健德行焉,地位卑而順德行焉,一陰一陽之道,主持之精理存矣。『成性』者,此一陰一陽健順知能之道,成乎人而為性,則知以致知,禮以敦行,故其性之本有也。」成性則能盡性,人倫道德的根源來自於天,盡性則太極、陰、陽參和,參和唯一則是天:「參和,太極,陰、陽,三而一也。氣本參和,雖因形而發,有偏而不善,而養之以反其本,則即此一曲之才,盡其性而與天合矣。」透過宇宙的大化流行,人秉受天的生生之理而為本性之德,在生命的實踐過程中,彰顯出的倫理道德:「仁義,天德也,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居仁行義為立人之道,透過人的實踐所開展出的天道:「『繇仁義行』,以人道率天道也。」因此人透過道德的心性發揚與天道相通契合:「通事物之理、聞見之知與所性合符,達所性之德與天合德。」盡性合天,天下與我同源,待我以應而成:「盡性者,極吾心虛靈不昧之良能,舉而與天地萬物所從出之理合,而知其大始,則天下之物與我同源,而待我以應而成。」


船山:「天有以貫於人,則人有以貫於天,天人迥而其相陡降者一也;理有以貫於心,則心有以貫於理,心理殊而其相感應者一也。」如此天進入人之中,天在人的自我創造中發揮作用。人透過自我決定創造實現,感受天所帶來的永恆的絕對價值。人若能崇尚法天,則天道必以光明示現。光明,則意味人處於真理無蔽的澄明狀態之中。如此光明至是真實無妄,是天理作為在現實存在者中的無蔽現身。因此崇尚法天,意味人必須循天理而行,如此必能感受天之光明下濟,行於真理的澄明之中。在此詮釋中,船山彰顯出人遵循天理的實踐體悟,天人之間必能透過真理(光)的示現,而產生有所清澈澄明的感應。


船山認為人對天有三種詮釋意涵:「有自其與地相絪縕化成而言者,有自清晶以施光明于地而言者,有以空洞無質與地殊絕而言者。與地殊絕而空洞無質,詎可以之法乎!」第三種說法,顯示萬物只有現象的存在,而無本質的概念。現象變動不居,存在的現實,成為空洞沒有自身本質的虛無。現實返回到個別的人,因而就人自身認知而言,個別的意識並不是真理。換句話說,它並沒有宣布它所得出的結論,存在的普遍性本質,因此無法獲得積極的意義,最終導致外界的現實都消失了。


(一)、與地相絪縕而成化:

效法天與地絪縕成化,透過知與禮兩者的概念,顯現為知行合一的意涵。理解天的大用為知,效法天的大用則為禮。知是理解概念,透過概念的理解,精義入神進行現實的創造,如此達到知禮同一的天地交泰。因此效法天地絪縕成化,則知必不能離開禮:「知者,知禮者也。禮者,履其知也。履其知而禮皆中節,知禮則精義入神,日進于高明而不窮。故天地交而泰,天地不交則否。」


(二)、清晶以施光明於地:

若探究天光的象徵:「天下後世之道大明於己之謂光,君子之道及於天下後世之謂輝。光如日月輪郭裡的赤光白光,輝則其芒耀之自天而下屬於地中閒的暉焰。」船山解釋「明」與「光」之間的差異:「茹者之謂明,吐者之謂光,此言及物之光輝而云明者,言物之所資以為明,已之所施物以明者也。如日之光輝,令目與鏡得之以為明,故『明則動』分己與物處,雖是一大界限,而亦以『則』字急承之。」天顯現之光明能夠彰顯,必須透過地的收攝,光明才能顯露其意義。因此人必須收攝天所散發的真理之光,讓天下大道於己皆明,收受為自身所用,才能稱之為光明。因此「光明」一詞,涵蓋了「真理根源─存在個體」,兩者共同處於真實無蔽的示現狀態之中。如此有限的個體,作為真理的乘載者,自身亦可轉變成為光明的照耀者,真理之光的傳遞者,傳道顯耀真理之光輝於後世。


故船山言:「兩端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也。實不窒虛,知虛之皆實。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具于此者散于彼,散于此者聚于彼,濁入清而體清,清入濁而妙濁,而後知其一也,非合兩而以一為之紐也。」天人之間,世界上的萬事物萬都非孤立存在。天與人、天與萬物同在開放的世界中共存,彼此之間息息相關,不斷發生影響彼此的作用。正是因為在這樣開放的世界中,人與萬物所有存在的積極與潛能,都在相互聯繫的關係中得到發展和實現。因此孔子強調君子為學的目的,應起於下學而終於上達:「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說明為人求學與天之間的關係,同時船山強調人的本性兼具,因此形體可為道用,而此以身道體天正是儒家,求學求知最終的目的。


2009/04/21

沒有留言: